1、檀道济所著,南北朝时期。
2、“三十六计”一语,先于著书之年,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(?—公元436年),据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为上计,汝父子唯应走耳。
(资料图片)
3、”意为败局已定,无可挽回,唯有退却,方是上策。
4、此语后人赓相沿用,宋代惠洪《冷斋夜话》:“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”,及明末清初,引用此语的人更多。
5、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,编撰成《三十六计》。
6、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。
7、扩展资料:据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王钧林教授介绍,现传《三十六计》较早本系1941年由成都兴华印刷厂用土纸翻印的,封面书《三十六计》,旁注“秘本兵法”,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,1941年在分州(今陕西省分县)某书摊发现。
8、抄本前部“都系养生之谈,而末尾数十篇,附抄三十六计,解释皆用兵法,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。
9、”1961年,收藏者叔和在《光明日报》撰文加以介绍后,又将这土纸本赠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。
10、此后便出现了各种翻印和传抄的本。
11、但《三十六计》一书,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,所有史书着述中都未见记载,因此《三十六计》究竟是何人何时所著,一直没有确考定论。
12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兵学的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谢祥皓说,《三十六计》最早见于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。
13、王敬则是南朝齐国将领,生于435年,卒于498年,也就是说生于檀道济死的前1年。
14、书中记载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。
15、汝夫子唯应急走耳。
16、”意为败局已定,无可挽回,唯有退却方是上策。
17、此语被后人沿用,宋代惠洪《冷斋夜话》也有:“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”一语。
18、而其中的檀公就是南北朝时宋朝著名将领檀道济。
19、檀道济祖籍高平金乡,据考证即今济宁金乡县卜集乡檀庄人;生于何年不详,死于436年。
20、他智勇兼备,屡建奇功,史书中有“优俘善卒”、“唱筹量沙”等事例和“乃坏汝万里长城”之名言。
21、而檀道济“唱筹量沙”之处就是发生在古代济南。
22、谢祥皓说:“可以确定《三十六计》就是檀道济所著,而隋代玉简册的发现更加肯定了这个观点。
23、”据了解,原书按计名排列,共分6套。
24、每套各包含6计,总共36计。
25、其中每计名称后有解说,解说后有按语,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等兵家的精辟语句。
26、檀道济(?—公元436年4月9日),南朝宋名将。
27、汉族,祖籍高平金乡(今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),出生于 京口(今江苏 镇江)。
28、身出寒门,从军20余年,由士兵升至大将军。
29、 东晋末,从刘裕攻 后秦,屡立战功,官至 征南大将军。
30、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,诸子皆善战,忌而杀之。
31、檀道济戎马倥偬,战绩卓著。
32、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,总结出 三十六计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,被载入史册。
33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三十六计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